X
新界北新市鎮及羅湖/文錦渡擁有三個口岸,有潛力發展各種經濟用途及推動新興產業。
詳情按此
X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主要提供房屋供應,亦選定可發展政府聯用辦公大樓及聯用綜合大樓的土地,以帶動該區發展。此外,新發展區內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已在2024年開放予公眾參觀。
詳情按此
X
馬草壟的規劃建議以私人住宅為主,可成為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連接交匯點,亦可為將來河套區的創科企業提供便捷的社區服務及生活支援。
詳情按此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
附註:圖中規劃中的發展項目範圍、鐵路及主要幹道走線及站點分布,只作示意之用,確實範圍、走線及位置有待進一步研究,當中涉及的跨境鐵路項目需與內地當局繼續商討。
新界北新市鎮
-
新界北新市鎮項目範圍約1,420公頃,包括香園圍、打鼓嶺、坪輋、恐龍坑、皇后山、文錦渡、羅湖南等區域,擁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之利,有潛力發展各種與口岸相關的經濟用途和需大土地面積運作的產業,成為口岸商圈及新興產業基地,可與深圳羅湖區的發展產生優勢互補作用。
-
新界北新市鎮的項目重點包括口岸經濟(如提供商貿、金融、專業、休閒、零售等服務)、新興產業(如現代物流、食品相關用途、先進建造業等產業)、文教體育樞紐(包括40公頃土地作專上敎育用途和50公頃土地作文化、藝術和體育設施)和連接新發展區西部及東部、約8公里長的河谷綠廊。
-
有關新界北新市鎮的詳細資料,請參閱以下網站:
https://nm-ntnorth.hk/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
-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主要提供房屋供應,將提供8萬多個房屋單位,亦可支持鄰近新田科技城的住屋需要。第一階段發展的土地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已於2019年展開,首批私營房屋已於2022年年底開始入伙。公營房屋的建設亦在全力推進中,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大規模入伙。而餘下階段發展的土地平整及基礎建設工程亦已於2024年展開,目標是在2031年完成有關工程。
-
古洞北新發展區內將設古洞站,其建造工程已於2023年內動工,預計在2027年竣工。另外,我們亦已在古洞北新發展區選定可發展政府聯用辨公大樓及聯用綜合大樓的土地,並會將位處核心商業區而沒有特定地域要求的政府辦公室,遷往古洞北新發展區,以帶動該區發展並騰出核心商業區土地。
-
在推展新發展區項目的同時,我們重視區內自然和環境保育,以為市民提供綠色和優質的生活空間。古洞北新發展區內的塱原核心地區約37公頃土地將發展成自然生態公園,以保護和改善重要的生態環境,並成為新發展區內主要的綠化空間。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已於2024年11月開放予公眾參觀,詳情可瀏覽公園網頁(www.lvnp.gov.hk)。
- 有關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的詳細資料,請參閱以下網站:
https://www.ktnfln-ndas.gov.hk/tc/index.php
馬草壟一帶
-
馬草壟的發展面積約52公頃,其規劃建議以私人住宅為主,並提供休憩及配套設施。考慮到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將有道路經由馬草壟連接古洞北,而規劃中的北都公路(古洞段)亦建議途經馬草壟,馬草壟既可成為河套區與古洞北以至北都其他發展區的連接交匯點,亦可為將來河套區的創科企業提供便捷的社區服務及生活支援。
- 有關馬草壟的詳細資料,請參閱以下網站:
https://nm-mtl.hk/tc/index.html
粉嶺/上水新市鎮
- 粉嶺/上水新市鎮是由早期的墟市及附近的村落發展而成,佔地約667公頃,人口約25萬5千3百人。新市鎮的發展已具規模,用作住宅、工商業、文娛、社區及康樂設施等用途。
北區沙嶺
- 2024年底已啟動北區沙嶺的改劃程序,用作數據中心及相關用途的創科用地將擴大至十公頃。